第(2/3)页 徐钦当然和张乐平一起去了淮安。 矿场交由朱义管辖。 “乐平啊,你这件事办得漂亮。” 徐钦年后开始直呼他的名字,显得格外亲近。 虽然张乐平的年龄,大了徐钦整整一轮,但听起来非常入耳。 能成为徐钦心腹,张乐平求之不得,赴汤蹈火在所不辞。 “哪里哪里,这些都是大人指挥若干,运筹帷幄,才有的成绩,下官一定会继续努力,唯大人马首是瞻。” 徐钦听了很是满意。 古代人若是发了誓言,往往很守信用。 信守诺言这是为人做事之正道,受人之托,忠人之事,拼了命也要去维护。 “对了,我还没给你确定酬金吧。” “给大人干活还谈什么价钱,您愿意怎么给就怎么来。” 张乐平嘿嘿笑道。 他本就是寒门子弟,家里兄弟多,全家砸锅卖铁供他一人读书,赴考。 目前只是一个从七品小官,俸禄又低,远不能回报父母兄弟们的付出。 他总在想着,有朝一日,能够报答父母兄弟们,让他们拥有自己的田地,房产和店铺等。 让张氏子孙们都能成为士族子弟,光宗耀祖。 有幸,他遇上了徐钦,这是他的运气。 徐钦当然明白: 这个时代的人,往往一出生就决定了自己命运。 大明眼下跟后世某个时期一样,也是以阶级成分论。 农户种田,农户的儿子也种田。 铁匠打铁,儿子自然就打铁了。 子承父业天经地义。 而像张乐平这样立志改变自己命运的人,应该不在少数。 只是大明朝制,朱皇帝不允许啊。 朱元璋他是个狂人。 从登基之日起,他就规定了每个人的户籍。 军籍,农籍,商籍… 统统世袭。 该干什么,不该干什么,朝廷早有明文规定。 商籍子女,犯人妓女等贱籍子女,一律不准考官。 虽然执行力是个问题,不一定能落实到下面。 因为大明朝政上有政策,下有对策。 想要改变户籍,对不起,拿钱开路。 但绝大部分普通老百姓,哪里有什么钱财,来改变自己的户籍。 所以,社会阶级的烙印,根深蒂固。 张乐平虽是寒门,但他家归属平民,叫庶族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