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45章 溥洽,建文帝主录僧-《大明:我的姑父是朱棣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一会儿,便抵达一处幽静的别致院落。

    院内花木郁葱,假山耸立,微风吹过,发出沙沙的响声。

    院落中间孤零零一张竹桌,两张竹椅,内周还摆放些许花草盆栽。

    背对院门,有一僧人端坐在一张竹椅上。

    听闻脚步声临近,僧人缓慢转过身来,苍老的脸孔上略显惊讶之色。

    姚广孝当然认得他。

    此人便是原鸡鸣寺主持,建文帝主录僧,高僧溥洽。

    洪武八年,太祖诏令精通儒书的僧人到礼部应试,道衍经过应试被召入京师,却没授予皇室僧官,只获赐僧衣。

    僧录司右善世宗泐,深知这位道衍和尚精通儒释道,怀才不遇,便推荐他入天界寺,谋一僧职。

    而年龄比他小八岁的溥洽,此时也在天界寺修行,职位却比他还高。

    因为溥洽是宗泐义子。

    两人在天界寺相处五年,彼此相谈甚欢,相见恨晚。

    溥洽敬佩道衍知识渊博,了解天文地理,通晓佛经典故,故在五年间虚心向其请教。

    就这样,道衍与溥洽之间,有一种知音,亦师亦友的关系。

    洪武十三年,溥洽调任鸡鸣寺主持,而道衍升任天界寺主持。

    其中应该有溥洽,向其义父宗泐推荐说情的功劳。

    洪武十五年,马皇后病逝,太祖挑选高僧随侍诸王,诵经祈福。

    这时的宗泐,已是大明朝僧录司左善世,他举荐道衍为燕王主录僧,侍奉朱棣诵经祈福。

    事后,道衍随朱棣到了北平,任庆寿寺主持。

    时光荏苒,世事变迁。

    十数年之后,道衍成了靖难之役的策划者,而溥洽成了建文帝朱允炆的主录僧。

    两人各为其主。

    朱棣入南京城不久,有人密报,说溥洽是朱允炆失踪的唯一知情人。

    可他却矢口否认,并且缄口不言朱允炆的任何事情。

    由于道衍姚广孝的恳求,朱棣并没有把他斩杀或下狱,而是软禁在鸡鸣寺的西番寺里。

    当然,派出锦衣卫暗中监视。

    “贫僧溥洽见过大师,不知大师前来,有失远迎请见谅。”

    溥洽站起身来,双手合十恭敬施礼。

    “不必多礼,老衲前来是有事跟你说。”

    姚广孝面无表情,挥了挥手让青衣僧人和自己跟随的小僧弥都退出小院。

    待人离开,姚广孝开门见山。

    “据锦衣卫来报,说清正教最近活动频繁,搞暴动破坏永乐朝田税新政等,大有复辟之兆头。”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