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八十五章 爽到爆!(求订阅)-《医学模拟器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这是学术交流会,还能这么问的么?不怕得罪人吗?

    你说感染几率小,但这小部分复发感染几率的病人,再来就诊,你是再一期搞还是按照指南的二期搞呢?

    如果还是一期搞,那么再发了,你是不是继续头铁地一往无前,从不退步?

    而病人复发后来复诊,是走怎样的程序,其实就是变相在问,

    他们有没有医闹啊?

    这问题尖锐不?

    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,但也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,若是其他人,可能还会顾及对方的面子,不会这么问。

    但是陈学良就问了出来,他也是有自己的理由的。

    那就是,你这个关节感染一期置换术后,假如再感染,病人闹上来了,怎么办?

    你们有没有应对措施,毕竟这是不符合当前的诊疗指南的,官司,打不赢。

    你说了,我们根本没办法学的话,那今天也就只是当作听一乐呵。

    这是庄周听到的第一个这么尖锐的问题,他站了起来,拿起话筒,直对着陈学良道:

    “很谢谢陈教授的提问,讲实话,我在外面讲了这么多年,还是第一次回答这个问题。”

    “也是很高兴陈教授能够问到这个问题,因为我自己,也有时候在问过自己这个问题!”

    “我刚刚也说了,这种一期置换的手术,并不推荐没有经验的主刀去做,必须要积累一定的经验,才能够尽量减少复发几率,这是其一。”

    “其二,我们的术前沟通,是做得比较完善的。”

    “因为病人本身就可能是再发感染或是初发感染,而感染病人,现在这么发达的通讯下,也是知道自己病情的复杂性,在充分沟通,并且在不强迫的情况下,病人自身,是不会有太大意见的。”

    “毕竟,我们科室,二期置换,也是做的,而且和一期置换比起来,比率是各占一半。”

    “而且,我还可以给各位再多回答一个问题,那就是这个费用的问题。”

    “其实,假如真要做二期的手术,花费的费用,肯定比一期手术要多。”

    “并且,比起一期手术一次,翻修一次比起来,也少不了多少钱。”

    “那么,在提前给病人解释清楚这个前提的条件下,病人再作自主选择时,就能充分考虑到各种可能性了。也是把病人知情同意选择的权利,发挥到了最大。”

    “这是人道主义的体现。”

    “谢谢。”

    庄周说完,客气地结束了自己的回答。

    陈学良听了点了点头,就没过多问了,只是笑了笑,显得很随意地坐了下去。

    显然这个答桉与他心里的答桉还有出入,但是杀人不过头点地。

    祝教授这时候把话就自然而然地接了过去:“感谢陈教授的点金提问,也谢谢庄教授的回答和解惑,相信,我们以后对关节感染的理解,也会越来越深入!”

    “越来越受益匪浅,当然啦,刚刚陈教授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不错的与病人沟通的思路。”

    祝教授不知道是在吐槽还是别的原因,多纠结了这么一句。

    然后就赶紧转移了话题。

    “下面,我们还是要继续下一个问题了,不知道哪位同道,还有什么问题,来问前面几位教授没有?”

    刷刷刷。

    不少人举起了手来。

    祝教授只能随手叫了一位,就是他左手前方的第四排一位穿着格子衬衣的中年人。

    工作人员把话筒递给了他。

    他也是没有废话的问:“我也有一个问题,正好问陈学良,陈教授。”

    “其实,我要问的问题,和刚刚陈教授问庄教授的问题,是一样的。”

    “我们都知道,骨不连一旦发生,想要再长起来,是极为不易了,假如没长起来的话,陈教授会怎么处理?”

    这问题一出来,现场再次安静了片刻!

    这个问题,和陈学良之前问庄周的问题,一模一样,只是他的问法,更加缓和。

    周成眼睛都瞪大瞪圆了。

    然后在这个时候,罗云终于是回来了,坐到了周成的旁边,对他偏过身去,说:“这都是小场面,学术交流,学术学术,不撕逼怎么叫学术交流?”

    “那是大型装逼现场!商业互捧而已。”

    周成点了点头,觉得罗云的话是有道理的。

    不过,陈学良教授对于这个问题,想来不是第一次回答,他只是道:

    “到目前为止,我只接收到两位骨不连术后仍然未长好的病例,其中一位,是因为在术后一次旅行中,受了车祸,导致骨折部位再骨折。”

    “另一位,则是因为不遵医嘱,在一年内,进行了重体力劳动,导致骨折部位慢性重复损伤致骨不连持续。”

    “但是,假如我遇到了骨不连术后,骨不连仍然存在的病例的话,我想我会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处理。”

    “第一,反思自己的术前评估。”

    “第二,反思自己的操作,是否不精细。”

    “第三,反思完后,再给这位病人做手术。”

    “至于再之外的问题,我相信,骨不连的患者,一般都会跑了多家医院,即便不是医疗相关从业者,也早就知道了骨不连这个疾病,一旦发生,是很难不复发的。”

    “我当前的理解就是这样的,谢谢!”

    陈学良心里很有底气地坐了下去。

    这个回答,让众人也很难理解,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陈学良所说的是不是真的,是不是真就只有两个特殊病例复发了骨不连。

    但是,在陈学良的讲述过程中,的确只提到了两例患者预后不良。

    比起庄周所说的关节感染复发的几率,低了太多。

    所以,只能说这个问题,提得不太好——

    祝教授自然不会再给追问的机会,不然今天就变成了问答专场了,这个是后面的环节。

    因此,祝教授直接问了下一个。

    一个人站了起来,感觉自己挺幸运地道:“很感谢主持人能够给我第三个提问的机会,我想问问华西医院的陈吉武教授,”

    “就是在您在做极度关节畸形的时候,有没有出现过,植骨后再骨折的情况?假如遇到了这种情况,你会怎么处理?”

    陈吉武也是站起来回道:“……”

    一连到了第三个问题,周成才算是真正看明白,原来所谓的学术会议的真相,其实是这样子的。

    想要讲好一堂课,还是当着这么多专家和教授的面,有多难!

    这些问题,是一个比一个刁钻,简直就是在互怼啊。

    之前,如果说陈学良故意问庄周类似的问题,可能以前有过节。

    然后再有人反问过来是报复的话。

    那这第三个问题,就绝对不是偶然了,总不能每个人都有仇人吧?

    讲者是讲者,他讲的课是讲的课,讲得再怎么天花乱坠,听众都是一群有脑子的人,不会觉得你说是怎么样,就是怎么样,反而,会用一大堆你甚至想都想不到的问题,

    ‘怼’死你。

    或许,正是因为如此,才是医术和学科发展的源泉之一吧。

    这让周成的感触和受益颇深!

    也让他真正理解到了,在医学中,每走一步,都要跨过无数的荆棘,要越过无数的麻烦,才能够真正地,踏踏实实地踏好每一步。

    没有捷径,只有大智慧和大毅力者,方能通行,到达远处……

    他目前,虽然是拥有很多完美等级技能,但是,他仍然储备还不够,他的知识面还不够通达,所以现在还不能拿出来,不然的话,就这学术会议一关他都过不去!

    如果让周成来回答这样的问题,周成恐怕会当场选择放弃,回以网络段子中的答辩环节的,只答不辩,而在这个时候,你如果不辩的话,你就没办法混了。

    要在圈子里混,你就得做好各种各样的准备。

    学术,没那么高深莫测,当然,也没那么接地气,至少,不会有很多人和你一起开玩笑……

    能上得来台面,那你就自己上来,万一不小心戳了你的窝子,你自己兜不住的话,那就要后果自负了。

    周成继续认真听讲,但罗云却又再一次地走了出去,对周成交待说:“周成,你继续待在这里认真听课吧,我去见个熟人。”

    “是刘教授么?”周成多了一嘴,主要是这里也不是什么特别正式的场合。

    周成之前就听到了今天外来嘉宾的介绍,其中一个人就是刘教授,来自魔都交通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。

    貌似是和罗云读研的单位是一个,但是啊,毕竟大医院里有不同的科室,罗云自己不主动提出来,周成是不知道罗云和刘教授熟不熟的。

    “嗯!”罗云点头,因为他已经看到了刘教授走出去了。

    而他打算过段时间去参加华国的骨科年会,去一趟魔都,自然要提前让刘教授回去的时候,带个正式的消息为好。

    因为刘教授是他师门的大师兄,而他来了湘省,罗云作为东道主,也是要招待的。

    本来罗云是打算叫上周成一起的,可周成这个逼,听课彷佛听得走火入魔了似的,一个讲者的吹牛逼,他笔记好几页好几页的做!

    这让罗云怎么好意思打扰周成学习啊,索性就让周成继续在这里听课算了。

    罗云没多交待,就走了,周成则是只是大概看了一眼罗云离去的方向,就继续专注着听课了。

    这些讲者分享的内容,七分真,三分假,但这个假,也是他们研究了很久的心血,做出来的推论,用以交流的东西,还有一些延伸性的思维。

    吹牛逼也是要做功课的,而就是这些功课,就是周成模拟思路的好素材,集众人之所长。

    薅模拟器和别人的羊毛,不劳而获,这是每个人都觉得很爽的事情!

    既然爽都爽了,索性就一次性爽个爆,周成决定屁股就在这里钉着不挪了!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