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这样也就意味着,自己是有机会的。可是没有,一丁点都没有。 果断到残忍的地步。 在一发现苗头的时候,直接火速拉开了两人的距离。 意识到这点后,季明远下意识地抿着唇,心里带着说不出的难过和复杂。 他抬眸,将目光在沈美云身上停留片刻。 她今天穿着大衣,戴了一个红色的围巾,鲜艳的大红色显得她肤色白皙,眉目如画,娇艳欲滴。 一头乌黑的头发,被她简单的编成了一个□□花辫,就放在肩膀上,秀气婉约中透着几分温柔。 她是真的很好看啊。 季明远垂下头,不动声色的移开了目光,他不能在去看她了啊。 因为,沈知青实在是哪里都好。 沈美云不是没察觉到季明远的目光,她在心里轻轻地叹了口气。 这少年…… 两人上了拖拉机后,沈美云没和季明远坐在一块,她选择在拖拉机车斗的左侧,而季明远很自觉的去了右侧。 两人中间还隔了好几个社员,他们讨论从大队的猪,讨论到自家的儿子和儿媳,热火朝天的。 但是,除了沈美云和季明远。 一路上从前进大队到公社,那好几里路,两人没有交换过目光,也没有开口说过话。 一直到了下拖拉机后,沈美云和季明远告别了拖拉机上的社员后,这才去往邮局的方向。 公社的路明显要比生产队的路宽一些,而且露面上的雪明显是被清扫过的。 现在化雪了以后,带着几分泥泞,走路起来打滑。 沈美云没看到的地方,季明远的目光一直追随着她,甚至,双手都没插兜里面,而是放在外面。 就是为了方便,如果沈美云滑倒的时候,去扶她一把。 好在,沈美云一路都很小心,她并未回头,也未侧头,所以她一直都不知道,有一道目光是追随着她的。 一直到了公社的邮局后,邮局的门口放着两座气派的石狮子。 大门口外面刚好有个邮差,骑着一个绿色的二八大杠自行车,自行车的外侧搭着两个绿色的袋子。 那是存放信封的,显然这邮差是来取信件的。在往里面去,邮局的窗户口很是热闹。 甚至,还排起来了长长的队伍。 看到这,沈美云微微蹙眉,她不太想去排队,便朝着身后的季明远说,“季知青,我先去一趟供销社,给绵绵买点东西。” 这是要兵分两路了。 听到这,季明远抿了抿唇,低低地嗯了一声。 目光一直随着沈美云离开后,这才收回。 那旁边的邮差看了,忍不住笑了,以过来人的口气去打趣他,“这位同志,你喜欢刚那个离开的女同志啊?” 这话一问,季明远温润的面容上,顿时带着几分意外和害羞。 他没回答。 那王邮差一边把信件,整理放到了袋子里面,一边还不忘和他说话,“这就是你的问题了,现在是新人新事新国家,男女之间也讲究自由恋爱,你身为男同志,既然喜欢人家女同志,那就要勇敢努力的上去追求。” “你还年轻不你不懂,那漂亮的女同志,就像是盛开的花一样,摘一朵,少一朵,你不摘哦,等着吧,很快那花就被被人摘走了。” 听到这话。 季明远好看的眉眼跟着停顿了片刻,他抿着唇,低声道,“我晓得的,大叔。” 他也知道沈知青很优秀,但是他现在还差一个时机。 他能很明显的感觉到,沈知青是抗拒他的,而季明远的教养和学识。 让他做不出来死缠烂打的事情。 所以,他打算先放一放,先观察下沈知青的态度,在决定要不要往下去。 反正,知青点那么多知青,敢对沈知青下手的,似乎只有他一个。 这一点,季明远还是很清楚的。 他和沈知青都会在黑省下乡很久,所以,他有的是时间。 这边和邮差说这话,那边也排队快到他了。 季明远站在原地踟蹰了许久,都没能等到沈美云,他只能先排队上去。 朝着窗户口递出去了信封。 “同志,我要一张去漠河驻地的邮票。” 这话一说,里面的干事便问,“寄平信还是挂号信?” 怕对方不懂,她还解释了一句。 “平信不要介绍信,也便宜,八分钱买一张邮票就行,但是挂号信,要介绍信,而且寄信也贵,要两毛。” 季明远自然是早有准备的,他从口袋里面摸出来另外一封介绍信。 这是在家的时候,季长峥就为他准备好的。 挂号信会快一些,而且也会更为准确一些。 他把介绍信递过去,同时递过去的还有两毛钱。 “我寄挂号信。” 那干事看完以后,便把他的信封收了过来,顺手贴上去一张邮票。 “成,挂号信,最快能后天到。”挂号信一般是加急的信件,所以运送的时候,也会按照特快处理。 季明远点了点头,随即退了出来,也没走,而是又站在一旁开始排队起来。 这让周围的排队寄信的人,都跟着愣了下。 “同志,你不是寄完信了吗?”这么冷的天气,不回家窝着,在外面吹冷风,这是怎么想的啊? 季明远漆黑如墨的眸子里面带着温和,他想了想说道,“我替人排队。” “这样啊?” 大家也没在说些什么。 那边,沈美云去了一趟供销社,买了绵绵爱吃的鸡蛋糕,又买了一个小铁锅。 是那种能够吊在柴火上面用的,知青点只有一个大灶台,一张大铁锅。 平日里面沈美云,要是想给绵绵开小灶,其实很不方便的。 昨儿的用了陶罐,也只适合来煲汤用了。 所以,沈美云这次来不止是寄信,还打算去供销社去买一些日常用的东西。 这种小铁锅,两边长着卷耳朵的,能够挂起来,吊在柴火上用。 泡泡里面是没有的这种的。 沈美云当时买的是那种不粘锅和炒锅。 起码在知青点来说,目前是不合适拿出来的。 这小铁锅也不算大,将将够两三个人用,价格来说,却不算便宜,花了一块五,还要了一张工业票。 不过,沈美云兜里面,倒是有点钱,之前她爸妈给的。 但是,到底不能坐吃山空。 而且,她爸妈要是来了以后,用钱的地方可能会更多。 她需要提前准备,或者说提前踩点好,了解下行情。 沈美云搜寻了一眼,看到那个卖高档商品档口的售货员最闲了,对方在织毛衣。 她便走了过去,低声问道,“同志,你们这里收挂面吗?” 这话一落,那售货员愣了下,下意识地看了一眼四周,察觉到没有人注意过来。 便把织到一半的毛衣给塞到柜子里面。 随即,出来朝着沈美云低声问道,“你有?” 别看他们这里是供销社,但是细粮也不多,尤其是他们这种拿铁饭碗的人。 每个月都是粮本上都是定量的,二十八斤苞米面,两斤富强粉,两斤细白米,还有一斤挂面。 这都是顶顶好的待遇了。 但是就这,他们家的细粮每个月都不够吃,尤其是老人和孩子爱这么一口。 尤其是生病的时候,就更想吃了。 但是却买不到。 饶是他们是售货员,也没办法,每个人都是定量的,除非去黑市买。 但是黑市的价格贵啊,一斤挂面都能卖到一块多了,这谁吃得起? 沈美云嗯了一声,没细说。 那售货员顿时笑的极为热情,挽着沈美云的胳膊,就出了供销社,声音也格外大了几分。 显然是说给里面的人听的。 “表妹啊,我不是说了,今天家里没人,你怎么过来了?” 待说完这话后,看了一眼供销社,发现大家都忙着,她便压低了嗓音。 “多少,带来了吗?是细粮吗?不掺一点粗粮?” “细粮,富强粉做的挂面。”沈美云小声说,“不多就十斤,你要的话,我明天就带过来。” 她之所以来问售货员,是做了准备的。 这里的售货员手里有钱,而且也买得起,是个体面人。 卖给他们,也比去黑市风险低一点。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,对方是端铁饭碗的,如果真闹开到那一步,双方都是拿着对方的把柄。 换句话来说,沈美云根本不带怕的。 她既然出来打探消息外加赚钱,自然要做完全的准备。 那售货员姓徐,叫徐凤梅,她听到沈美云说没带过来,顿时有些失望。 “那表妹你明天带过来,我家还是没人,你就送这里就成。” 甚至,连价都没问的,因为现在黑市,也不好买到富强粉做的挂面。 无他,谁家这么奢侈啊。 连富强粉都是舍不得吃的,更别说做成挂面了。 那是在想屁吃。 沈美云意外了下,“你不问价格?” 徐凤梅笑了下,眉宇间透着几分精明,“你能来找我,显然是觉得黑市风险大,我这里安全,既然这样,你价格肯定不至于高出黑市。” 沈美云也笑了,她就喜欢和聪明人打交道。 聪明人打交道,双方都知道对方的底线。 她要安全和口风紧,对方要便宜和实惠。 刚好互利互惠。 “那成表姐,明天上午十点半,我来找你。” “嗳。”徐凤梅眉开眼笑道,“我等你好消息。” 沈美云嗯了一声,离开了供销社。她买东西的袋子是麻袋,能够遮住里面装的东西。 她提着麻袋,一路走到了邮局。 这会,邮局人不多了,排队也没那么长。只是,她刚去排队的时候。 哪里料到。 前面的季明远朝着她招手,“沈知青,这边。” 他在冷风里面站久了,这会脸色也有些被冻的发白。 沈美云愣了下,她提着袋子过去,“季知青,你还在这里啊?” 显然是有些惊讶。 季明远点头,“我刚寄完,顺带帮你排了一个队。”说完,他便从队伍里面让出了自己的位置。 “你快去寄信吧。” 他的语气太过轻描淡写。 以至于沈美云差点相信了,还是旁边寄信的同志,忍不住说道,“同志,你可别听你朋友瞎说,他都在这里排队一个多小时了。” 弄的人家寄信的干事,都认识他了。 这话一说,季明远顿时有些尴尬,他挺直的鼻梁上被冻的发红,精致漂亮的下巴也跟着收紧了几分。 他语气温和,“我先去等拖拉机了,你在这边寄信。” 虽然是温和的语气,但是若是细看他的步伐,却是带着几分凌乱的,显然有些落荒而逃。 沈美云哪里还不明白呢。 对方说了实话,季明远有些不好意思了,这才直接离开。 待季明远离开后,旁边排队的同志,忍不住和沈美云唠家常。 “同志,这种肯为你花心思的男同志,可不多了,你可不能错过啊。” 对方是以过来人的语气说的。 沈美云听到这,心里像是被羽毛拂过一样,但是那一丝羽毛,很快就被黑省,这呼啸的冷风给吹没了。 少年的一腔赤诚和热烈,固然打动人心。 但是,可惜的是她不需要! 沈美云垂下眼睫,细密挺翘的睫毛在眼睑处投下一片阴影,在抬头的时候,便是一片冷清和理智。 她笑了笑,没接对方的话。 很快,前面邮局寄信的人便排到她了,她把要寄出去的信递给了对方。 那邮局的干事,照例问了一句,“寄平信还是挂号信?” 这沈美云还真不知道。 她之前在北京的时候,都是直接投递到邮筒里面去的。 但是,黑省这边不一样,需要单独来邮局寄信。 待弄明白后,她便说了,“我寄平信。” 她没有介绍信,怎么去寄挂号信,介绍信这玩意儿可不好弄。 “那成。” 邮局干事接过她的信,看到她寄信的地址,咦了一声,待沈美云问过来。 她摇摇头,笑了下,“我只是好奇,今天寄到漠河驻地的竟然有两封信。” 以前十天半个月都不一定有一封。 沈美云,“是吗?” 并没有追问的意思。 那邮局干事见她并不好奇,便把剩下的话给咽回去了。 这边,沈美云花了八分钱买了一张邮票,贴上去递给对方后。沈美云便准备离开的。 只是,在离开的时候,意外看到那桌子上的邮本。 她愣了下,“同志,能把那上面齐白石邮票,拿给我看下吗?” 这—— 那邮局的干事,也意外了,“你还要寄信?” 第(2/3)页